不虚此生

小芥菜极可爱的时候,会让我有“不虚此生”的感觉;今天云达不来梅淘汰AC米兰也让我有类似的感觉。

这种感觉是可以用量化佐证的:

像我们家云达不来梅这样的欧洲二流球队,欧战淘汰赛中遇到豪门的概率差不多是十年有一次。

欧战淘汰赛遇到豪门、而且是AC米兰这支我最反感的贝卢斯科尼宠物队的概率,差不多是一百年才能发生一次。

我们家小破不来梅在淘汰赛中遇到AC米兰这样的世界顶级球队,淘汰对手的概率也就是20%吧。

也就是说,我们家小破队欧战淘汰AC米兰这样的事件,是五百年才能发生一次的。

而这件事情今天竟然真的发生了,除了“不虚此生”,还真的想不出别的形容来。

27 二月, 2009. Uncategorized. 發表留言.

苦肉计

已经学会用卫生间的阿含突然在某个多雨的周末造反,把所有的裤子都弄湿,只剩下两条他最不喜欢的。

不喜欢也得穿,总不能让他挨冻吧?

一场古典式摔跤比赛之后,总算是给他穿上了裤子。穿上裤子的小芥菜不服气地走到一边去,眼睛滴溜溜转。

糟了!他突然爬上床沿做努力状,刚穿上的裤子又湿了。

我以为他是突然不会上卫生间了,只好进行第二场摔跤比赛,把最后一条裤子给他套上。

输掉第二场比赛的小芥菜心有余而“力”不足地挣扎着喊道:“要把这条裤唧也尿湿!”

!

原来倒数第二条“裤唧”的湿透,是这小子的苦肉计……

18 二月, 2009. Uncategorized. 3 留言.

许知远:那些听不见的尖叫

一场大火掀开了这本书的序幕。1993年11月19日,火焰吞噬了深圳一间专为欧洲某著名玩具品牌公司进行产品加工的港资玩具加工厂。80多名工人火中丧身,除去两名男性,其余均为女性。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逃出来的,我们村里的女孩子们都死在大火里了。”一位幸存者对潘毅说,“只有我活了下来。我们现在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如此幸运,能从鬼门关里逃出来。”

幸存者叫晓明,潘毅见到她时,她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全身上下几乎全部遭到烧伤,唯一幸免于难的那张美丽的脸上,闪动着纯真的眼睛”。

在病床前,21岁的晓明出奇平静向潘毅讲述了自己的童年,从湖北山村来到深圳打工的经历,她对生活的梦想与希望——她和几个同伴约好,在回老家结婚前,一起存够钱去北京玩一趟。

“但是后来却着火了,大火……”


一幕必定深刻印在潘毅的脑海里,那时她是香港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晓明的一切对她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却激起她内心深切的愤怒与激情,我隐隐的意识
到,或许只有同为女性,才能理解这种强烈的情感。对潘毅来说,那场大火不是一起简单的意外,缺乏安全的保障的工厂,像是强大的社会暴力对女性的一种侵害。

1995年11月,潘毅说服了设在深圳的一家港资电子厂的负责人,让她在工厂内进行人类学田野调查,她想知道女工们从何而来,她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改变,她们的渴望与焦虑。为了更加深入的体验这一切,她要成为“打工妹”的一员。

她和另七个女工住在一起,一间不足10平米的宿舍里,摆上4个上下两层的铁架床之后,就没太多空间了。但最初,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外来者。尽管住在集体宿舍里,但前一个月,她还是成为不了“打工妹”,好奇的管理人员包围着她,普通工人觉得她是“特别嘉宾”。

田野考察比原来想象的复杂。当别人的好奇心消退,“打工妹”的戒心消除后,潘毅发现自己被每天十一、二小时的流水线工作耗尽了精力,没有时间做笔记,每天变化的日常经验,则让她感觉到迷失。

但也正是在疲惫与倦怠中,真正的了解开始了。她们一起拥挤在水房里洗漱,结伴去食堂吃饭,学习操作说明书,接受管理者批头盖脸的训斥,周末一起去城里逛街,听她们争吵、抱怨……

她们向她诉说自己的背景与经历,在这个陌生的工厂、陌生的城市的感受,她则观察、体验她们在面对陌生的环境时做出的一个个反应。一个更为丰富的图景由此铺开了,借由一个社会学家的训练,个体的命运和时代洪流交织在一起,它真实、残酷、却又不乏个体反抗所迸发出激情。

我们借冬的经历,可以部分的构造出这个复杂的故事。当潘毅碰到她时,冬已23岁,她在深圳呆了4年多,换过了四间工厂,是个经验丰富的“打工妹”。


出生于1973年的湖南省的一个贫穷山村,8岁时,村里开始了土地改革,一家五口分到3.5亩耕地和2亩山林用地。80年代初是一个短暂的幸福时光,承包
制鼓舞起农民的积极性,种子、肥料的价格不太贵、税收也还算合理。但到了80年代末,最初政策所带来的动力消退了,而承包制的负面效果也突显出来
——每户的小块土地,破坏了农业生产结构,也使技术创新变为不可能。与此同时,沿海经济蓬勃带来的通货膨胀也到来了,什么都开始涨价。而冬的弟弟与妹妹也
长大了,教育的费用成了家庭的难题。

这是个标准的传统家庭,男孩子是中心人物。当弟弟考入初中时,16岁的冬从中学退学了,既省下学费又帮家里干活,这个小家庭种田、养猪养鸡的年收入是2500元。

1992
年,冬随着表姐来到深圳。既是为了赚钱贴补家庭,最好能存上钱给弟弟盖上一栋结婚新房,也是被表姐们描绘的城市生活所吸引。“我知道大城市里的工作可不是
件容易的事,城市对我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地方。但我还是觉得值得闯一闯,也可以趁机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经常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对村子外的生活简直就是一
无所知。”冬对潘毅说。


冬到来时,深圳已进入了它实验的第13个年头。谁也未曾想到,这个与香港隔着一条小河的小渔村,变成了一座霓虹灯闪烁的大都市。潘毅田野调查的工厂所在地
——深圳南山区青河村,也正是这种变化的缩影。它在1960年代还是人民公社,到了1992年彻底转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青河实业公司。将土地租让给香港
来的工厂,并随之而起的一套对应的产业,是本地主要的收入来源。香港的制造业曾在1950—1970年代兴起与繁荣,它将香港从崩溃边缘挽救回来,并将它
推到了亚洲最富裕的城市之列。但到了70年代末,一场转型开始,香港把注意力投射到金融业与服务业上,这转型正好与中国的经济改革相缝,大批制造业迁往中
国大陆——这里的土地、水、电与工资都便宜得多。

借由香港这个中介城市,昔日的村镇突然间和整个世界联到了一起,乡村的面貌也迅速改变。十年前还算清静的小镇,涌现出五星级宾馆、花园小区、百货公司、发廊、夜总会,香港的流行音乐响彻在街道上。

这一切对于冬这样的女孩子,充满了异常的诱惑。她逃避了山村的单调,也远离了家庭的束缚。而且,她定也能感受到金钱给她带来的地位提升,每年回家探亲时,她会带回2000元,几乎相当于从前家里的年收入。


是,阴影也一直笼罩这个姑娘身上。一方面,她经历过度的辛劳和在城里轻易感受到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她知道自己终有一日还是要回到乡村的,她的户口在农村,
她也要回去结婚——她年龄日长,她不太可能在城市里找到结婚对象。她对日后的家庭生活忧心忡忡——丈夫会对他好吗,婆媳关系又怎样……


的自述,是一个的农村女孩成为打工妹的典型缩影。但是从一名农村姑娘到一个熟练流水线工人,这其中却隐藏着很少被表达的残酷。速度、时间、效率,就像是那
个不停传送的传输带一样,转化成对她们的强烈控制,那个由英文字母构成的说明书,是来自陌生世界的冷冰冰的指令,她们缺乏睡眠与休息,机械的重复,被勒令
服从;当她们适应了这一切,放松下来,挣到了在农村想都不敢想的金钱后,却更明确的感受到身份的歧视——从穿着到言谈,她们似乎和城市格格不入
——正值青春年少,她们对爱情与性的渴望,在这个到处都同性的拥挤的小世界里,却无处安放……当这一切局限在工厂内时,还没有那么明显。女工们发展出自己
一套自己的应对方式,她们没完没了闲谈,议论工厂里的管理者,把刘德华的照片贴满宿舍,录音机里一遍遍的放着《明天我要嫁给你啦》……


当走出工厂后,残酷会变得更为分明。我还记得那个小小的插曲。一个星期天,潘毅邀请五位来自四川的女工在市区里一家咖啡厅里喝咖啡。她们对与环境和价格都
倍感不适,潘毅帮她们点了饮料之后,发现周围所有人都在盯着这一桌,女工们陷入了空前的尴尬,她们感觉得到空气里的漠视和排斥。

不管是来自湖北、四川还是其他省份,这些乡村姑娘们成为深圳流水线上的工人、城市霓虹灯下好奇的一员时,她们仿佛一下子跨越了两百年的历程,它是农业向工业时代的转变,是乡村到城市的转变,是一个节俭、匮乏的世界向一个充满了无限诱惑和刺激的消费世界的转变……

这种转变中既让她们体验到打破旧模式的自由与欢乐,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则要面对这种突然性的、多重转变加在个人身上的无限压力。而且,她们发现没有保护自己的方式。


于工厂来说,她们是一群随时可以被替换的劳动力,她们只能依靠同乡身份达成暂时的同盟,进行勉强的抗议;对于城市来说,她们是来自“荒蛮地区”的过客,尽
管她们给这城市带来了繁荣,却从来没有得到过相应的尊重和保护,反而是控制和排斥的对象;而她们离开又终究要回去的家乡,则并不意味着家庭的温暖,反而经
常是乏味和束缚。

这些年轻姑娘们说不清楚孤单、无力来自何方,却清晰的感受得到压力的到来。当压力冲破承受的底线时,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对于阿英来说,她选择了尖叫。整整一个月,每天凌晨四点时,潘毅和宿舍里其它六个姑娘,都被阿英凄厉的叫声惊醒。阿英说不清原因,只是一再的重复着同一个梦:她要赶着乘船渡河去另一个村子,却怎么也迈不动脚步,天黑了,她觉得自己走投无路了。

阿英的尖叫,像病床上的晓明一样,给潘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对于潘毅来说,这是个既残酷又让人充满敬意的隐喻——是个体对于不可阻挡压力的最后抗争。


这抗争能够持续多久、是否见效,则是另一个问题。在尖叫的瞬间,阿英和宿舍其他而都醒来了,但随即疲倦战胜了惊恐,她们又倒头睡去。潘毅却再也睡不着:“
我听得到一片经济;我听到一声深深的叹息,是睡在我上铺的萍;还有一阵磨牙声,是水我旁边铺位上的斌。我发现自己陷入了极度的焦灼与痛苦之中,因为我不知
道该如何去理解这种状况……就在被这尖叫声惊醒的那一刻,我迷失了。”

在那段女工生活的过去7年后,潘毅以她那段调查为基础,出版了《中国女工——新兴打工阶级的呼唤》。

这本两年前购买的书,一直静静的躺在书架上,倘若不是11月短暂的东莞之行,我想不起去翻阅它。


危机将我带到东莞的。10月以来,东莞的新闻就占据着媒体的中心。一家七千人的玩具制造厂轰然倒塌,很多小工厂的破产,据说大批工人已经返乡。在过去的十
年里,这个紧邻香港的中等城市,是中国制造业的象征,是一个庞大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缩影。但自从九月从华尔街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高度依赖国际市场
的东莞,成为了中国能否应对这场危机的一个隐喻。

这是一次浮光掠影式的探访,市区宽阔的道路,庞大而簇新的市政工程,让人看到一座雄心勃勃却空洞无物的城市。四天中,我和不同的人交谈,人人都会提到经济危机,但给出的却是彼此矛盾的信号。


些人在感慨东莞的寒冷,夜晚驶过街头的公共汽车里空无一人,街上冷冷清清;另一些人则说东莞正被妖魔化,倒闭的企业只是比往年多了一些,这或许也正是东莞
产业升级的良机。而在这座高度流动性的城市里,人们甚至说不清到底有多少人口,有多少是产业工人,又有多少人离去,各种数字都是模糊的。


我知道这种访问的缺陷。我交谈的对象是记者、企业主、官员、城市白领,却没有一个工人。路过那一排排设计简陋、呆板的集体宿舍时,我看到了阳台上晾晒的衣
服,还有从一方窗口中射出的白炽灯光,他们中的很多人既是这座城市繁荣的真正创造者,也是这场危机的最痛苦的承受者。但是,他们却又是最沉默的一个群体。
社会精英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看法,熟练的引用着理论与数字,但是我听不到工人们的叹息、抱怨或是愤怒。他们匆匆的到来,短暂的停留,又散去。

回到北京后,文章迟迟写不出。或许在潜意识里,我觉得自己那一贯的表达,在面对此刻的东莞时,显得过分轻浮。当一场危机到来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数字、是宏观预测、是订单、是货物、是抽象的民工潮,而不是个人的故事。

当无意中翻到潘毅这本书时,我意识到我想寻找的、却又实现不了的努力。潘毅倾听到了那些被遮蔽、被遗忘的尖叫声,带着同情的眼光触摸到她们的内心,内心令人叹服的将她们的痛苦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里来看待,就像她写道的:“没有任何个体的叙述不是历史的叙述。”

1993年冬天深圳的那场大火,曾经震惊了中国与世界,如今很少还有人记得。如今想来,它像是一场更大规模戏剧的前奏。这也是此刻的中国给予我的压倒性的不安印象,所有人都像是历史进程的燃料与牺牲品,获胜者与大人物发出声音,而失败者与小人物,消失在洪流中。

除去工厂里的女工,那些水利工程的移民,大批下岗的工人,被拆迁的住户,他们都被碾进中国这个巨大经济机器中,即使暂时发出了呐喊,也终于悄然无声。


国的转变和增长,经常被用贴上各种时髦的标签。它是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成功转型,是开放的全球经济的受益者,是成功的经济政策的榜样。但更接近事实的情
况是,它是19世纪资本主义崛起时的另一个翻版。政治权力、市场力量,成功的结合到一起,将个人、土地、环境、以及各种资源,都进行了一场浩大的资本转化
过程。因为将两百年的转变,挤压进三十年,这转变尤显惊人与残酷。潘毅曾用一句触目惊心的话总结冬这样的姑娘和深圳的短暂关系——“女性从青春期向结婚期
过渡的这个生命阶段,恰好与中国从社会主义经济向全球资本主义过渡的这段社会时间啮合在一起”。这不也正是这两代大多数人中国人的命运吗?这多重的巨大转
型,压在他们身上,他们感受巨大痛苦,却说不清楚原因。


他们的尖叫声,却被忽略了。更为可怕的,不仅是这种忽略,而且是人们对此习以为常,认定这些牺牲不可避免,或干脆保持木然。在已经展开的2009
年,经济危机必然导致更强烈的社会紧张,我们希望能够听到更多的被压抑的声音,倘若这尖叫不及时释放,终有一日它会以一种更剧烈的形式爆发。

4 二月, 2009. Uncategorized. 發表留言.

新片: Trial of Ted Haggard

视频栏里这位低头搬衣物的男士,就是曾经的美国福音派领袖Ted Haggard,昔日三千万信徒的宗教领袖。

当这位如日中天的宗教领袖嫖男妓的秘闻被踢爆之后,他一手建立的教会将他驱逐出去。他的左派政敌兴高采烈地炒作这条丑闻,他的右派盟友痛恨他玷污了福音派的声誉。他自小学习神学,根本不会其他的谋生技能,而失去了几乎全部家产之后的他却还有五个孩子需要抚养。他的妻子最终决定留下来和他在一起,也因此被逐离教会、失去工作机会、失去了她自己的许多朋友。

“他应该彻底消失!”一位宗教人士在媒体上愤怒地谴责道。

夫妻两个在万人的白眼中搬离家乡,开始了挨家挨户卖保险、业余头碰头读圣经的新生活。

而那本他曾经如此熟悉的圣经,现在读来却有不同的感受…….

导演Alexandra Pelosi(Ted Haggard曾经的政敌Nancy Pelosi之女)自己说,拍摄这部片子之前她还是一个无可无不可的天主教徒,拍完这家人的经历之后却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信仰了。Alexandra以这家人的经历和她自己的拍摄经历,似乎在向观众提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

信仰是什么?

信仰不是一套用以评判他人的道德教条,不是籍此寻找道德优越感的工具,更不是教士僧侣们滔滔不绝的知识游戏。

这幅昔日宗教领袖身败名裂后困坐沙漠读圣经的剧照,或许能告诉我们一点信仰的真谛。

2 二月, 2009. Uncategorized. 2 留言.